关于举办浙江水利水电学院第六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的通知

发布者:周明州发布时间:2025-11-08浏览次数:10

各二级学院(部):

为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,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教学创新发展,提高产教协同育人成效,学校决定开展“校第六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”及省第六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候选人推荐工作。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:

一、大赛主题

推动教学创新培养一流人才

二、参赛对象

我校在职教师,主讲教师近五年对参赛的本科课程讲授2轮及以上。以个人或团队形式参赛均可,若以团队形式参赛,团队成员包括1名主讲教师和不超过3名团队教师。

三、大赛组别

校赛按照“四新”建设、基础课程、课程思政、人工智能(根据省赛计划今年新增赛道)、产教融合等领域设7个大组,其中第1-6组按参赛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等级分组,每组下设正高、副高、中级及以下3个小组,共计18个小组。

7组(产教融合组)以团队形式参赛,团队成员包括1 名主讲教师和不超过 3 名团队成员(至少包含 1 名从行业企业聘请的兼职教师,且深度参与教育教学时间2年及以上)。

1组为新工科组(正高组、副高组、中级及以下组);

2组为新科组(正高组、副高组、中级及以下组);

3组为新农科组(正高组、副高组、中级及以下组)

4组为基础课程组(正高组、副高组、中级及以下组);

5组为课程思政组(正高组、副高组、中级及以下组);

6组为人工智能组(正高组、副高组、中级及以下组)

7组为产教融合组(无职称分组)。

四、赛事安排

(一)学院推荐,202511月10-12月5日。各二级学院(部、中心)围绕竞赛要求和评审标准(见附件2开展评选和推荐。推荐时应考虑参赛教师(团队)的组别和职称结构推荐人数4-5人。原则上不同组别推荐1名,正高级职称不少于推荐人数的1/3

(二)校赛阶段,2025年12月8日-12月31日。校赛分两个阶段。第一阶段为网络评审,评审内容包括课堂教学实录视频、教学创新成果报告(或课程思政创新报告、产教融合创新报告)。第二个阶段为现场评审,主要内容为教学设计创新汇报及提问交流。

1.网络评审

网络评审阶段,参赛教师应在规定时间内将课堂教学实录视频、创新成果报告等相关材料上传到大赛官网。网络评审成绩满分为60 分,其中课堂教学实录视频成绩占 40 分、创新成果报告成绩占 20 分。

2. 现场评审

学校根据网评成绩择优挑选教师进入现场评审阶段。参赛教师要结合教学大纲与教学实践,进行不超过12 分钟的教学设计创新汇报,评审专家依据参赛教师的汇报进行提问交流。现场评审成绩满分为40 分。

五、材料要求

(一)教师提交材料

1.教学创新成果报告(或课程思政创新报告、或产教融合创新报告)具体要求详见附件2。

教学创新成果报告应基于参赛课程的教学实践经验与反思,体现课程教学的创新举措、过程与成效。聚焦教学实践的“真实问题”,通过课程内容的重构、教学方法的创新、教学环境的创设、教学评价的改革等,采用教学实验研究的范式解决教学问题,明确教学成效及其推广价值。总字数4000字左右为宜。

课程思政创新报告应立足于学科专业的育人特点和要求,发现和解决本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的“真实问题”。报告包括摘要、正文,字数4000字左右为宜。

产教融合创新成果报告应密切围绕高校与社会或行业企业主动合作、人才培养规格与产业需求、学科专业结构与区域发展、组织模式创新与教学模式改革等产教融合方面的内容,以教学研究的范式,聚焦教学实践中的“真实问题”, 通过课程内容的重构、教学方法的创新、教学环境的创设、教学评价的改革、师资队伍的建设、协同办学的机制等,解决教学问题,明确教学成效及其推广价值。报告包括摘要和正文,总字数 4000 字左右为宜。

教学创新(课程思政创新或产教融合创新报告)成果的支撑材料及目录详见附件2

2.课堂教学实录视频及相关材料

实录视频为参赛课程中45分钟的完整教学实录,具体要求详见附件2

(二)材料递交时间

1.各教学单位于2025年11月28日报送参赛人员名单(附件1)。

2.网络评审阶段,参赛教师通过竞赛系统上传指定材料。1-6组竞赛系统:http://5nupi7gl.mh.chaoxing.com;第7组产教融合竞赛系统:http://5n35k42g.mh.chaoxing.com。

网上材料报送截止时间:2025年12月5日

3.现场评审阶段,教学设计创新汇报PPT上交时间初步定在12月19日,具体时间另行通知。

六、奖励办法

按组别设立特等奖、一等奖、二等奖和三等奖。获奖比例将根据全校报名情况和参加现场评审教师(团队)数确定;未进入现场评审阶段的教师(团队)均为三等奖。

学校将根据省赛要求择优推荐教师参加省赛,原则上优先推荐特等奖获得者。

、其他事项

1. 参赛教师作品内容应保证思想导向正确,不存在思想性问题。参赛教师应遵纪守法,无违法违纪行为,不存在师德师风、学术不端等问题。参赛教师应保证材料的原创性,不得抄袭、剽窃他人作品,如产生侵权行为或涉及知识产权纠纷,由参赛教师自行承担相应责任。

2.为了更好服务教师,提升我校参赛水平,此次大赛教发中心特设置教学创新大赛专项线上学习平台,欢迎广大教师登录学习。网址:https://475n19dc.mh.chaoxing.com/page/1246948/show。用户名和密码为超星平台密码。

联系人:周明州,办公室:综合楼411,联系电话:86929090。


附件1:《学院推荐汇总表》

附件2:《浙江省第五届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评分标准》

附件3:线上学习平台登录界面演示


教师教学发展中心

2025年118

1-1附件 1 浙水院第六届教创赛推荐教师汇总表.docx1-2附件2 浙水院第六届教创赛评分标准.docx1-3附件3:线上学习平台登录界面演示.png